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省级一等奖卢畅

省级一等奖优秀作文

未来食物外星食物

??

作者

原高一(9)班卢畅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所谓“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食物一直是人们重点关心的对象。因为食物不仅给人类补充C、H、O、N、P、S等元素,提供人体所必需的无机物,还充当着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角色,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那么我们自然会提出疑问,未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环境的改变,人类的食物会大大改变吗?外星硅基生命或者其他生命的食物又会是什么样呢?

首先未来的食物会变得更加营养美味。人们生命活动需要补充蛋白质、脂质、糖类、葡萄糖等用以供应身体的消耗,供应细胞正常新陈代谢时刻需要有葡萄糖通过呼吸运动将ADP转化为ATP。这时,食物的营养就体现出重要作用。当我们想到美味食物,脑袋里也许就浮现出鲍参鱼翅、燕窝熊掌,甚至是24k黄金混杂的鲟鱼鱼子酱,等到未来,人工科学养殖,一般平民也会享受此等佳肴用来补充营养。

其次未来的食物会变得极其容易充饥。人们日常生命活动要消耗大量淀粉,食物的消耗量巨大。当我们联想到将来人口密集,任何一条马路都人山人海,食物的供求一定是一个重大的难题。那么要达到每个人都能吃饱,单靠食物的产量提高肯定是不行的,科学家一定研发出了摄入少量就能使人解决饥饿问题的食物。

也许,更遥远的将来,在科技的发展下人们可以吃阳光。武侠小说中仙人的辟谷让众人羡慕,然而真实世界中也是有可能发生的。科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在植物的细胞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中提取出纯净的用于光吸收的卟啉环和用于叶绿体侧链插入固定的具有很长的脂肪烃侧链的叶绿醇。然后科学家在所有人体内注入这些物质,让人能顺利进行光合作用。这个时候人们不会再担心食物的来源,当人饥饿的时候,出门散步,晒晒太阳,享受阳光盛宴,自然就会有饱腹感。

地球上现代人类文明得到迅速发展,食物也不断变化。我们有理由怀疑直径亿光年的宇宙中存在着其他生物。因为宇宙包括各种形式所有能量,比如电磁辐射、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包括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在如此宽广丰富的世界不可能只存在地球生命。

年前文明高度繁荣的摩亨佐·达罗、公元前年至公元年辉煌的玛雅文明、《荷马史诗》中的“黄金之城”迈锡尼、《对话录》中神秘的亚特兰蒂斯、神秘难解的众神之都等等,都被人们怀疑是外星人在地球留下的遗迹。巨石阵、金字塔等等仿佛就是外星人存在的证据。那么外星人会吃什么呢?

传说中,埃及沙漠中有一头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会吃掉答不上“有一种动物,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路人。难道外星人也像它那样喜欢吃人吗?

首先,外星人可能跟我们人类一样,是以液态水为生命之源,依靠细胞构成的碳基生物。那么他们吃的东西就和我们差不多。

但是,在辽阔的宇宙中,谁能确保外星人和地球生物是同一个构造原理呢?当我们翻开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碳和硅同属第ⅣA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科学家自然提出了以硅代替碳作为基础的生命的设?想,硅基生物自然就有可能出现。那么它们肯定已经不会像狮身人面兽一样吃人了,因为碳基生物和硅基生物根本不是同一个体系,硅基生物也不可能有消化碳基生物的能力。但是硅基和碳基很相似,所以所吃的食物外表应差不多,依靠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获得能量,只是元素构造不同,水依旧是他们的生命之源。

既然水是硅基碳基生物的生命之源,我们有理由猜测有的生物不需要水就能生存,脱离出水的体系,我称其为“无水生物”。我们都知道,水是细胞的良好溶剂,水承担着运输营养物质、废物的功能,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细胞进行生化反应的反应物。所以既然无水生物不需要水,在它们的世界里,水作为一种不能消化的废物,所以他们的食谱中肯定不涉及任何水。无水生物自成一套体系,不需要水的供给,通过力的作用对无水食物完成运输、生化反应来提供无水生物所需的能量。

当我们视线再一次看向元素周期表,其实难道所有外星人都得是由上面物质组成吗?常见的物质存在状态有六种: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脱表生物”的存在方式不同于此,脱离元素周期表。也许脱表生物的食物是暗物质,也许脱表生物的食物是黑洞,也许脱表生物的食物的食物是空间和时间。

至于其他维度的生物,它们的食物或许是整个宇宙。

……

这些需要我们去探究,去搜寻。距离地球约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开普勒—b已经被发现,也许它就是我们研究外星人的重要一步。

究竟未来食物是怎样的呢?外星食物是怎么样的呢?

指导老师:黄丽芳

点评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是基于一定科学知识之上的对未来食物的大胆想象与美好憧憬,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大量诗词名句、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的引用,也使文章充满了文学性和趣味性,体现了作者良好的科学素养与文学素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umuqibdf.com/afhzz/17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