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料作物种子播种宜浅播,这是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油料作物(如花生)种子储存的脂肪较一般种子多,脂肪中的氢元素含量高,种子萌发时有氧呼吸旺盛,脂肪氧化分解需要消耗较多的氧气。
2、施肥时需要浇水,这是渗透作用原理和对矿质营养吸收原理的应用。矿质元素只有呈离子状态才能被植物吸收;施肥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升高,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渗透作用失水萎蔫,出现烧苗。
3、中耕,这是呼吸作用原理和种间关系原理的应用。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对土壤进行的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的耕作措施。中耕的主要作用有:一是除草,降低杂草与作物的种间竞争,减少杂草对水、肥、阳光的利用;二是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增强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主动运输);三是促进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活动,促使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
4、间作,这是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间作是指在一块地上,同时期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的栽培方式。间种使高秆与矮秆作物形成复合群体,以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提高光能利用率。
5、套种,这是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延长后季作物在生长季节对光能和水肥的利用。
6、轮作,这是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具有选择性原理和种间关系原理的应用。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里前后两季或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由于不同作物对土壤中的矿质养分具有不同的吸收利用能力,因此,轮作有利于土壤中的矿质养分的均衡消耗。同时轮作还有利于减轻与作物伴生的病虫和杂草的危害。
7、稻田需要定期排水,这是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使水稻根部细胞获得较多氧气,进行有氧呼吸,避免水稻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系造成毒害。
8、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大棚内悬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管,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补充光源。这是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原理的应用。叶绿体中有四种色素,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它们对绿光吸收量很少。当棚内照明灯管功率相同时,用发蓝紫光或红光的灯管,植物利用的效率最高。塑料薄膜具有滤光作用,只允许与塑料薄膜同色的光进人大棚内,选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大棚内植物获得的光能最多。
9、合理密植,这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被遮盖的叶片不能光合作用但仍然要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积累减少;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
10、正其行,通其风。这是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正其行,就是合理安排植株的间距,确保每株作物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通其风,就是让远离叶片含二氧化碳较多的空气扩散到叶片周围,提高光合速率。
11、从种植杂交作物上收获的种子,不能留着用于来年播种。这是性状分离原理的应用。因为农民种植的杂交作物是F,,从F,植株上收获到的种子萌发长出的植株属于F2,在F2中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减产。
12、种植棉花需要打顶摘心。这是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摘除植物的顶芽,破坏顶端优势,降低了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增加花朵的数目,有助于多结棉桃、提高产量。
13、在麦田等单子叶农作物农田里,利用2,4-D除去双子叶杂草。这是生长素作用特点的应用。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2,4-D是生长素类似物,高浓度的2,4-D会抑制甚至杀死双子叶杂草。
本文转载自飞哥的生物教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领取名师视频课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