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大家都将看红叶列入了旅游计划。讲到看红叶,人们自然联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杜牧当年游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爱晚亭时所写。据报道,长沙岳麓山爱晚亭的红叶是中国十家看红叶的最好去处,与北京的西山红叶和江西的婺源红叶齐名。而大多数的喜欢看红叶的湖南人总认为,岳麓山的红叶应该位于十大观红叶的好去处之首位。
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树叶为什么秋天会变红?第二,岳麓山的枫叶为什么是最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啊植物体内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它是一种“变色龙”,在酸性环境中花青素的颜色是红的。
每到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弱,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植物体内的花青素就多起来了,而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的细胞液是性的,所以,秋天来了以后,枫树的叶片便呈红颜色。
许多人只知道枫树的叶子到秋天会变红,其实秋天树叶能变红的不仅仅是枫叶,在我国秋季常见的红叶树种还有枫香、鸟柏和若干漆树科树种,如野漆树、盐肤木、黄连木、黄栌等。紫穗槐属植物也能变红。北京香山的红叶树主要是黄栌。这些平时不很惹人注意的树种,在落叶前的二十多天里,却变成鲜红色,漫山遍野,十分美丽。
秋天绿叶变红,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在的原因是树叶中含有两种物质,一种是叶绿素,它存在于叶片的叶绿体中;另一种是花青素,它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液中。
入秋以后,气温的下降使得叶内的花青素(红色)增多,同时又使叶绿素(绿色)遭到破坏而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变色的外部因素是,当气温迅速下降到一定程度,树叶还没有凋落,叶绿素(绿色)已被破坏,同时昼夜温差不断增大,也有助于花青素(红色)的形成,因此叶子很快变红。如果气温下降很慢,而且昼夜温差不大,叶绿素还没有被破坏,树叶已经枯萎,那就不能变美丽的红叶了。
有人说,树叶在秋天变红简直就是死亡前的最后“梳妆”。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树叶怎么还会有闲心不计代价地制造红色素,使自己披上红装呢?
科学家对红叶植物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其中70%的植物都是在衰老期制造花青素的。也就是说,在自己行将死亡之际,秋叶却在加紧制造红色素。到了秋季,老树叶必须尽量抢救出氮素营养,并把它们转移至可以越冬的组织中去。所以,虽然老叶的光合作用能力即将丧失,为了使得来年春天树木能够重生而备足营养,秋叶必须以自己的老迈之躯辛勤工作——捕捉阳光并进行抢救性的光合作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制造红色素,正是为了让老朽的秋叶奉献自己最后的一滴血。
啊,临终装扮,原来是为了最后的奉献。至于人们为什么特别钟情于岳麓山爱晚亭附近的红叶呢?我认为两个原因。第一,岳麓山是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生活过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的地方。来到岳麓山,人们总会触景生情,寄情于景,心中总会产生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怀念。
第二,岳麓山的红枫生长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一个避风的山谷中,观赏时间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比其他地方的红枫红的晚一些。而且这里避风,红叶挂在树枝上的时间也更长一些。因此,这里的红叶似乎更加耐寒,品格自然高上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