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概念判断题
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构成(×)
2,多细胞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独立的单位,彼此之间没有联系(×)
3,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4,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
5,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冷箭竹构成一个种群(√)
6,生态系统中没有无机环境的成分(×)
判断下列事实或证据是否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2)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3)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4)用手抓住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对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2,蓝细菌比其他的细菌大,但单个蓝细菌肉眼分辨不清(√)
3,蓝细菌有叶绿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4,色球蓝细菌、发菜、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
5,原核生物一定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一定是多细胞的(×)
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Ca、Mg、Fe、Mn、Zn、Cu、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2,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3,活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睡,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4,检测还原糖的材料可选用番茄果肉(×)
5,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需要加热条件(×)
基于对细胞元素组成、元素含量等的认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细胞中不存在无机自然界没有的特殊元素(√)
(2)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很微小(×)
(3)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又往往有一定差异,这既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有反应了细胞的多样性(√)
第2章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大多以结合水状态存在(×)
2,植物根细胞吸收的Mg+可参与合成叶绿素(√)
3,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4,由于共价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
5,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6,P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
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
(2)同一株植物中,老叶与幼叶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高(×)
(3)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将是无机盐(×)
第2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淀粉和糖原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储能物质(×)
2,构成棉、棕榈和麻类等植物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3,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因此可以用于废水处理(√)
4,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5,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丰富(×)
6,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
基于对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认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磷脂是所有的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3)脂肪、淀粉、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第2章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往往要表达成蛋白质才能起作用(√)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羧基,并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人体中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
4,二肽是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含有2个肽键(×)
5,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这些氢键使得肽链能盘曲、折叠(√)
6,如果氨基酸序列改变或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就可能会影响起功能(×)
判断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表述是否正确
(1)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2)氨基酸仅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就可以形成蛋白质(×)
(3)只有细胞内才有蛋白质的分布(×)
(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第2章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核苷酸包括DNA和RNA两类(×)
2,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3,人体细胞的核酸中含有4种核苷酸(×)
4,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
5,核酸的主要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
6,刑侦人员可以通过DNA指纹获得嫌疑人信息,根本原因在于生物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核苷酸分子中(×)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判断下列有关核酸的组成和分布的表述是否正确
(1)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2)核酸是生物的遗产物质,仅存在于细胞核中(×)
(3)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第3章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中磷脂的含量就越多(×)
2,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完成(×)
4,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磷脂分子是静止的(×)
5,向细胞内注射某物质后,细胞膜上会留下一个空洞(×)
6,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共同形成的(×)
基于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
(2)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只有细胞需要的物质才能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
第3章第2节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一)
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2,叶绿体是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
3,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
4,核糖体只能分布在内质网上(×)
5,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车间(×)
6,观察叶绿体不需要染色,因为叶绿体本身就有一定的颜色(√)
基于对细胞器的理解,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
(2)生物膜系统是由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组成(×)
第4章第2节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二)
1,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可能有差异,但组成的化合物物理性质相同(×)
2,常见的分泌性蛋白包括消化酶、抗体和呼吸酶等(×)
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4,在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中,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直接转移到细胞膜中(×)
5,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内质网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
6,生物膜系统由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有密切的联系,据此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送入细胞质(√)
(2)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第4章第1节被动运输
1,细胞膜、液泡膜、原生质层、细胞壁等相当于半透膜(×)
2,细胞膜和核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3,具有浓度差的溶液之间一定会发生渗透作用(×)
4,植物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都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5,水分子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
6,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膜的结构有关。判断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是否正确。
(1)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半透膜(√)
(2)水分子进入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的(×)
(3)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
第4章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1,大肠杆菌吸收K+,既是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2,囊性纤维病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功能发生异常(×)
3,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4,变形虫既能通过胞吞摄取单细胞生物等食物,又能通过胞吐排出食物残渣和废物(√)
5,引起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是细菌(×)
6,胞吞、胞吐是特殊的现象,它们运输物质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判断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2)大分子有机物质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3)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
(4)主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要消耗能量,也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
第5章第1节酶的作用和本质
1,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成为自变量(×)
2,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从常态转化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
3,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4,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5,年《康熙字典》收录了“酶”字,并将“酶”解释为“酒母也”。“酒母”就是现在所说的酒精(×)
第5章第2节酶的特性
1,在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分别加入淀粉酶,可以用碘液检测其专一性(×)
2,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
3,过氧化氢只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4,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性失活(×)
5,酶制剂适宜在37?C下保存(×)
6,细胞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序进行,还与酶在细胞中的分布有关(√)
第5章第3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1,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等构成(×)
2,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3,ATP的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
4,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这在细胞中不常见(×)
5,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第5章第4节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的过程(一)
1,葡萄糖不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
2,有氧呼吸全部在线粒体中进行(×)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但第三阶段产生的最多(√)
4,氧气作为反应物在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参与(×)
5,有氧呼吸三个阶段所需要的酶是相同的。(×)
某超市有一批过保质期的酸奶出现涨袋现象,酸奶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等,据此分析涨袋的原因,判断下列解释是否合理。
(1)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造成的(×)
(2)如果有酒味,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造成的(√)
第5章第4节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的过程(二)
1,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的酶的催化(√)
2,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
3,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需要的酶完全不同(×)
4,葡萄糖分子中的少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5,不同生物无氧呼吸所需要的酶都是相同的(×)
6,储存蔬菜水果时应隔绝O2,以减弱细胞呼吸(×)
第5章第5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
1,分离色素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的,则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慢(×)
2,研磨绿叶时,要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
3,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的四条色素带分别是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4,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5,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结构可以看到叶绿体由双层膜包被(×)
6,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内膜、外膜、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
基于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有巨大的膜面积,有利于充分吸收光能(√)
(3)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的叶绿体吸收了绿光(√)
第5章第5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二)
1,光合作用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
2,希尔的实验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于水(×)
3,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4,NADPH和ATP驱动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
5,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会影响光反应(×)
6,光合作用的产物全部是淀粉(×)
第5章第5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三)
1,光合作用的强度就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糖类的数量(×)
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小烧杯分别倒入NaHCO3溶液的目的是来提供无机盐(×)
3,当温度改变时,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都会影响,但主要是影响暗反应(√)
4,我们观测到的光合作用O2的产生量,是植物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总O2量(×)
5,细胞内没有叶绿素的细菌一定是异养生物(×)
6,硝化细菌用来将CO2和水合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与蓝细菌相同(×)
依据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水(√)
(2)光反应只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暗反应只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第6章第1节细胞的生命历程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持续的时间短(×)
3,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4,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的数量加倍(×)
5,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最为清晰(√)
6,使用高倍镜可观察到赤道板和细胞板的时期分别是中期和末期(×)
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最多(×)
(2)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的染色体为32条(×)
第6章第1节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及有关实验
1,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一定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2,动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
3,蛙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增值仅靠有丝分裂(×)
4,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较多(×)
5,持续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能够观察到该细胞中着丝粒的分裂过程(×)
6,统计一个视野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能够估算各个时期持续的相对时间(×)
第6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
1,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产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2,玉米种子形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3,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治疗白血病(√)
4,人体早期的胚胎细胞没有细胞分化,故没有全能性(×)
5,单个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已培养成新的个体(×)
判断下列有关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关系的表述是否正确
(1)受精卵没有分化,所以没有全能性(×)
(2)细胞的分化程度高,表现出来的全能性就越来越弱(√)
第6章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1,细胞不能继续分化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2,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3,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
4,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5,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6,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同生物体一样,细胞也会衰老和死亡。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生命历程密切相关。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衰老的细胞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2)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3)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4)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