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温故知新
植物激素调节题型示例
1.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詹森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产生的物质可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B.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导致
C.温特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D.达尔文认为单侧光对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导致向光侧生长比背光侧快
2.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激素,其具有多种功能。ABA通过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以增强植物抗寒性的功能已经研究证实。某研究小组为验证ABA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取若干生长状况良好的水稻幼苗作为材料进行了两次实验处理,首先用不同浓度的ABA进行了第一次常温下48小时的预处理,进行完第二次处理后测定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处理是将幼苗放入低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B.用mol/L脱落酸处理的水稻幼苗抗寒性最高
C.据图分析脱落酸增强抗寒性的功能具有两重性
D.推测植物体在寒冷条件下合成的脱落酸会增多,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
3.图为波森·詹森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证明生长素由苗尖向下传递
B.插有明胶的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
C.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
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设置不放苗尖仅放明胶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
4.某兴趣小组探究了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对瓜尔豆叶片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除喷施激素处理不同外,其他采用相同的常规方法管理,用相应仪器测定瓜尔豆叶片叶绿素(Chl)含量,结果如图(图中A1、A2、A3和G1、G2、G3分别表示脱落酸和赤霉素的三个不同浓度,CK为蒸馏水对照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各个发育时期,用不同浓度脱落酸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B.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使瓜尔豆叶片出现颜色淡绿化现象,可能是由叶绿素的稀释引起的
C.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使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各个处理间差异明显
D.从上述实验结果中可得出脱落酸在影响叶绿素含量上具有两重性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增加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伸长
C.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6.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图。其中1、2、3组分别添加了浓度为a、b、c生长素类似物,第4组未添加该激素。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A.各组插条数应相等
B.组别4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可能小于a
D.c可能小于b
7.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小于2m
B.大于1m,小于2m
C.大于2m
D.无法确定
8.将离体的某植物根尖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测得经某一浓度生长素处理前后的细胞内DNA、RNA、蛋白质含量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
B.经该浓度生长素处理的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C.处理过程中,DNA的数量、结构等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D.该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适宜浓度
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C.除吲哚乙酸外,吲哚丁酸、苯乙酸、2,4-D等植物激素也具有促进生长的效应
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10.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枝切断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色氨酸一般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获得
B.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C.图二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实现的
D.图一说明:IAA和GA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有明显增效作用
答案见文末
转载事宜请留言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PUTMEATTHETOP
设星标防走失
·END·
B2.C3.D4.B5.B6.D7.A8.C9.C10.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