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常见的生命物种基本都是动物跟植物,另外还有一些真菌类。单说动物跟植物,这两类物种的区别一般都认为是动物会自行活动,而植物不会自行活动,其实两者的本质区别是能量来源的获取方式不同,植物的能量来源获取方式是通过吸收太阳光的光合作用,动物依靠的则是通过食用植物、真菌或者动物来获取自身所需的能量,它们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那么原始生命物种进化的时候为什么要分别向着植物和动物两方面进化呢?大家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能量不行吗?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原始生命进化的初期,有些简单的生物发现通过吸收别的生物的能量也可以生存发展,而且比通过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更加简单方便,因此开始倾向于吸食别的生物,甚至包括它的同类,这类生物后来就向着不同的演化方向进化,渐渐形成了动物种类。
不过一般认为在很长的时期内,也有很多种的动物都保留了原有的光和作用获取能量的功能,也就是说这类生物既可以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像动物那样以其他生物为食。
那么现在还有这样的生物吗?竟然也是有的!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海蛞蝓(又叫海蜗牛)这种生物,它就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如下图:
特别是一种叫做绿叶海蛞蝓的生物,如下图:
这种生物喜欢吸食海藻,但是通常它们一生只吃一次或几次,如果它们只靠所吸食的海藻生存的话,根本不足以支撑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后来科学家发现它能够盗取所吞食海藻中的基因,使自己具有“光合作用”功能,之后它就也可以像植物一样从太阳光线中获得能量了。
“绿叶海蛞蝓”主要生活在北美洲东海岸,幼年时期的它们体色呈现红褐色,之后它们会吞食海藻,身体的颜色就会变成亮绿色。
早先人们并不明白怎么回事,上世纪70年代,有科学家开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