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植物标本

为什么浸制标本可以保持“鲜活”的状态,它们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就由生物浸制标本厂家带您一起揭秘!

植物浸制标本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浸制保存在化学药品配制的溶液里,使其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及固有颜色的一种植物形态保存方法。

植物体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植物体的叶绿体中合有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的中央有一个金属镁原子,叶绿素呈现绿色的原因就是由于含有镁原子的核心结构。

用50ml冰醋酸和50ml水配成50%醋酸溶液,在溶液中慢漫加入醋酸铜粉末,不断搅拌,直到饱和为止(毫升可溶醋酸铜约6克)配成醋酸铜母液。按标本染色深浅的不同,将醋酸铜母液用水稀释至3-4倍,将溶液倒入大烧杯内加热至85℃。然后将标本放入,并轻轻翻动,不久材料由绿色变黄、变褐,继续加热至材料又变成绿色时即可停止加热。取出绿色标本,在清水里漂洗干净,浸入5%的福尔马林溶液瓶中保存。

某些红色的果实如番茄等洗净后要先浸在用4毫升福尔马林、3克硼酸和毫升水配成的处理液中,约1~3天后果实即变成褐色,此时可取出果实向里面注射少量用20毫升10%的亚硫酸、10克硼酸和毫升水配制而成的保存液,随后将果实长期浸泡在这种保存液中,逐渐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将白色的花与块根等洗净后放在1%~4%的亚硫酸溶液中,然后长时间置于日光下曝晒,直到标本晒漂成雪白色为止。

植物浸制标本具有本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等特点,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lumuqibdf.com/afhgx/3627.html

当前时间: